固定床催化脫氫制亞氨茋(ISB)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
本項目自主研發了亞氨基二芐催化脫氫制亞氨茋工藝及催化脫氫鐵系催化劑,并在中試研究的基礎上,在國內企業實現了產業化。亞氨茋是制備卡馬西平、奧卡西平等藥物的重要中間體,國內企業生產產品除作為國內企業的生產原料外,部分銷往國際市場。
這一成果使亞氨茋產品實現了完全無溴,由于生產技術先進、產品不含溴,使生產企業的這一產品變成了我國在國際市場的強勢品種,研究技術的產業化,大幅度的提高了生產企業該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份額,為生產企業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效益。與傳統生產工藝相比,主要有以下優點:
(1)產品成本大幅度降低,與原生產工藝相比,除新增消耗一定量的水蒸汽外,亞氨基二芐的噸產品消耗下降了0.32噸,甲苯用量降低了1.3噸,溴由原來的噸產品消耗1.2噸變為零。
(2)工藝由幾步間歇式轉變為一步連續式,原來通過氨基保護、溴代、脫溴化氫與脫保護四步法間歇式合成,需要較大的生產車間與操作工人,改為固定床催化脫氫工藝后,產品生產連續、且實現了自動控制,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
(3)降低了污染、防止了設備的腐蝕,生產過程不用溴而沒有了溴化氫,徹底排除了溴化氫對設備的腐蝕與溴化氫造成的環境污染,同時,由于有機溶劑甲苯用量的大大降低,減少了有機溶劑的污染。
2008年,由何鳴元院士主持的科技成果鑒定,該成果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由于先進的生產技術與較大的經濟效益及技術在生產企業的科技進步作用,本成果獲2008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技術負責人:馬建泰 化學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