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由科技部指導,科技部火炬中心、四川省科技廳、南充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南充市科學技術局組織實施的第六屆中國創新挑戰賽(南充)現場挑戰賽在南充成功舉辦。
科技部火炬中心區域創新服務處處長王宇彤,科技部火炬中心區域創新服務處二級調研員從瑞海,四川省科技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趙敏,四川省科技廳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處副處長何修邦,南充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曉艷,南充市政府副市長方雷,南充市政協副主席黎萍,南充市科學技術局局長楊帆等出席活動。出席活動的還有來自四川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國家科技成果網、蘭州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科技大學、瀘州市科技和人才工作局、廣元市科技局的嘉賓,南充市9縣(市、區)黨委或人民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科技主管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市級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駐市高校、科研院所代表,挑戰團隊、專家評委,技術需求企業代表等共計230余人參加了活動。
科技部火炬中心區域創新服務處處長王宇彤,四川省科技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趙敏在開幕式上發表了講話。王宇彤在講話中指出,舉辦中國創新挑戰賽是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具體舉措。中國創新挑戰賽探索建立以需求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入融合的協同創新機制,通過“揭榜比拼”方式,匯聚創新資源,解決技術難題,助力創新發展。希望四川、南充要發揮好中國創新挑戰賽的平臺作用,繼續探索以企業需求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創新模式,深挖企業行業創新需求,瞄準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難題進行揭榜、進行挑戰,為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四川南充的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貢獻科技力量。
趙敏在講話中表示,希望南充要加速構建與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共享機制,探索推廣以需求為導向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新模式,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與會嘉賓、企業借助中國創新挑戰賽平臺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深化交流合作;廣大創業者要把滿腔熱情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動力和實績,在新時代的創新創業大潮中實現價值、創造傳奇。
南充市政府副市長方雷發表致辭。方雷表示,中國創新挑戰賽現場賽在南充舉辦,既是對南充的傾情關懷與大力支持,更是對南充科技創新事業的極大肯定和有力鞭策。南充將不斷激蕩創新思想,激勵創新精神,激發創新活力,努力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真正讓創新人才在南充大有所為,創新活力在南充大地競相迸發。
本屆大賽以“創新驅動發展,挑戰成就夢想”為主題,緊緊圍繞南充“5+5”現代產業體系,聚焦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先后組織專家100余人次,廣泛征集企業創新需求與技術難題204項。遴選技術需求92項,通過中國挑戰賽官網、第六屆中國創新挑戰賽需求集中發布會等面向全社會發布,共征集到全國19個省市146個挑戰團隊的解決方案186套?,F場挑戰賽現場比拼環節中,來自西安文理學院的李江濤團隊等9個挑戰團隊針對“海上風電變壓器外殼防腐性能技術”“真空裝置鋁合金轉子軸表面涂層技術”“基于大數據的物流信息精準推送技術”3項技術需求進行現場挑戰。其中來自哈爾濱理工大學的李麗波團隊因疫情原因通過“網絡路演”的方式進行。經現場比拼,來自武漢科技大學的吳開明(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彭振軍團隊分別獲得對應技術需求的優勝獎,各獲得證書1本,獎金10萬元,并現場與需求企業簽約;來自西安文理學院的李江濤、哈爾濱理工大學的李麗波、西華師范大學的譚代倫、西安科技大學的賈澎濤團隊分別獲得對應技術需求的優秀獎,各獲得證書1本,獎金3萬元。省內外50個創新團隊就33戶企業的35項技術需求進行面對面競爭對接。本次大賽成功簽訂意向性合作協議33份,協議金額3406萬元。
南充是連續第五次承辦中國創新挑戰賽,是本屆賽事全國33個承辦地單位之一。大賽的成功舉辦,將加速科技成果在南充的轉移轉化,有效降低企業創新成本,為產業發展解決關鍵技術難題,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南充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北部中心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提供強有力的科技創新力量。